全国品茶信息_附近找茶_同城空降app下载_全国高端伴游私人订制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工作  /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郑杰代表建议:加快推进“网络慈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

2021-03-11     人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郑杰建议:加快推进“网络慈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与移动支付日益普及,依托各类互联网平台开展的网络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据统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各界通过互联网募集善款18亿元以上,参与人次达到近5000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浙江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杰建议:厘清网络慈善边界,强化多方协同,完善资金流转和监督评价等相关管理机制,推进网络慈善健康持续发展。网络慈善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的各类慈善活动的总称,核心是通过网络募捐和捐赠等活动来实现慈善之目的。

相比传统线下捐赠模式,其操作简易?传播迅速?成本低廉、动员力强,且形态十分多样,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行走捐、阅读捐、消费捐、虚拟游戏捐、网络互助等新形态均为慈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我国对网络慈善活动的管理,主要是依托慈善组织自有网络渠道和民政部官方认定的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 息发布公开募捐信息,主要包括一些慈善组织名义开通的网络平台以及腾讯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水滴公益、中国社会扶贫网等。

郑杰认为,在网络慈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网络慈善规范未成体系。国家对“网络慈善”未系统界定,监管覆盖范围和职责划分不明确,大量事实上的网络慈善活动游离在监管之外,甚至成为变相逃避监管的手段;权责界定不明晰,对平台方、捐赠方以及受益方的相关权利义务等缺乏具体规制及举措;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有待完善。

二是信息审核校验机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网络募捐平台信息审查主要依赖慈善组织或平台人工审核和求助人自证,辅助采用社交网络传播验证、第三方数据验证、大数据、舆情监控等技术和手段,信息核验的有效性和效率均难以保障。同时,由于受益方造假和违规成本低,导致隐瞒个人及家庭真实财产信息、过度筹款等情况时有发生。

三是监督和配套不完备。网络慈善领域的监督信息主动公示机制尚未确立,资金流向管控和责任追溯体系不完备,款项、物资的使用信息跟踪缺少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相关责任追溯、立案难,具有争议的问题通过网络成倍放大,极易损害网络慈善的公信力。

为切实推进网络慈善健康持续发展,郑杰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厘清网络慈善边界,健全监管规范和政策服务。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对网络慈善的管理规范,包括定义与边界、相关法律关系、管理部门职责、募捐平台验证责任等;细化网络慈善支持政策要求,明晰个人的电子捐赠发票服务权限、税收减免服务等方面的管理。

二是要强化多方协同,构建全过程服务管理闭环。由民政部门牵头,对接全国信息网络系统、医疗、社保等相关部门建立“收入+财产+支出”多维度关键信息核验;鼓励慈善组织和平台在法律规制范围内进行信息共享;完善网络慈善运作多方协同机制,推动慈善组织和互联网平台线下实施跟进过程的数字化能力提升;加强慈善组织、平台方与民间公益组织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合作,实现社会救助信息和慈善资源、服务信息的对接、共享和匹配。

三是要完善资金流转和监督评价机制,提升运作效率和透明度。加快推进建立平台网络筹集资金分账管理及公示制度;探索建立平台与医疗机构之间资金双向流转机制,实现专款专用;建立健全第三方托管监督机制,并配套恰当的奖惩机制保障监督审查结果落实。

来源:凤凰网财经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