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人阅读
社会组织是联系社会帮扶资源与贫困人口的重要纽带,是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云南省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于一体,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基础条件薄弱,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因地制宜、创新实践,逐步探索出以“四个突出”为抓手,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云南模式”。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实现“两个覆盖”。当前社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要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工作合力。为此,云南省制定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三同步”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组织覆盖方面,统筹推进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通过单独成立党组织覆盖一批、联合成立党组织覆盖一批、探索成立功能型党组织覆盖一批、选派党建指导员覆盖一批、挂靠组建覆盖一批等“五个一批”组建方式,指导社会组织灵活采取多种方式成立党组织。工作覆盖方面,一抓规划,研究制定社会组织党委2020年党建工作要点,有序推进社会组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二抓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号召全省社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引导广大党员发挥自身专长,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三抓行动,拓展社会组织党群活动内容及形式,引导社会组织成为政府扶贫工作体系的有益补充。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省社会组织通过多种方式筹集物资、资金约4.4亿元,惠及42万贫困人口。
二是突出机制建设,健全政策体系。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离不开政策体系提供的规范引导和工作保障。工作思路方面,云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创新思路引导社会组织各展优势、尽智出力。工作规范方面,发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协调机制作用,联合省扶贫办转发《关于规范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指导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脱贫攻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和云南省的实施意见,为各类社会组织联系基层、服务基层提供政策支撑。利用年检、抽查、评估、换届等重要时机,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工作保障方面,联合财政部门,落实慈善组织认定和公开募捐资格审核制度,加快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2019年,27个社会组织获得省级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通过研制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省委、省政府设立的“兴滇人才”奖评选范围,大力提升人才的荣誉感、使命感,探索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等系列措施,加强专业人才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发挥党员社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当地社工人才、少数民族骨干、志愿者发挥“领头雁”作用,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三是突出业务指导,凝聚各方优势。各省级业务主管单位主动作为,统一扶贫工作步调,指导社会组织协同配合,加强资金整合力度,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学救医、扶智和扶志等帮扶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云南省科技协会与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联合印发《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细则》,助推社会组织开展科技扶贫。云南省文联积极组织省书协、省摄协、省美协及文艺群体深入红河、临沧、昭通、怒江、迪庆等脱贫攻坚一线地区,开展文艺扶贫,及时把党的声音送到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众中。云南海外联谊会等社会组织在省委统战部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团结引导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开展“同心圆梦彩云南、聚力脱贫攻坚战”教育扶贫行动,两年中分别向怒江州、迪庆州、德宏州等地捐赠价值8000多万元款物。云南省工商联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产业扶贫,跳出“给钱送物”的帮扶模式,实施贫困地区青年创业素质提升计划;云南省商务厅引导社会组织聚焦品牌建设,创立云南省名、特、优自主品牌,推动“云品出滇”。云南省杨善洲绿化基金会和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在省林业厅的指导下,联合云南省林业协会等行业协会推动生态扶贫,实施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先后投入资金近3600万元,在全省11个州(市)、20个县(市)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能源替代。
四是突出平台搭建,促进精准对接。云南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社会组织经验交流,做好社会帮扶资源和需求有效对接。资金支持方面,依托民政系统项目资源,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资金和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项目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地区倾斜。2019年,“三区三州”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获批9个,获批资金615万元,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项目资金415万元。行业交流方面,召开社会组织精准扶贫推进会,开展社会组织扶贫典型案例示范交流。比如大理州女企业家协会为贫困户打造“爱心厨房”,进行“厨房革命”建设活动,促进贫困户生产生活质量提升的先进经验发挥了良好示范带动效应。区域交流方面,鼓励社会组织跨省交流,积极与广东、上海民政部门联系对口支援,争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与宁蒗县人民政府达成了参与宁蒗县脱贫攻坚相关协议。以民政部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划、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为契机,积极推动慈善社工力量参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通过“牵手计划”,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工部先后4次组织专家赴藏区,为6所学校近6500名儿童进行疾病筛查,提供免费治疗和康复服务。此外,引入世界小额信贷先驱——格莱珉银行模式,开发出针对建档立卡户的小额信贷产品。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