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品茶信息_附近找茶_同城空降app下载_全国高端伴游私人订制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首届可持续滨海社区区域公益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2024-04-26     人阅读


中国日报4月25日电 近日,由中国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和红树林基金会(MCF)联合主办的首届"可持续滨海社区区域公益合作论坛"在??诼≈卣倏B厶骋?共同挑战,共同愿景"为主题,旨在加强中国(海南)与东盟国家社会组织在滨海渔业社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论坛活动得到了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以及社区伙伴(香港)北京代表处、中国民生银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大卫与露西·派克德基金会的支持。来自中国、印尼、菲律宾的近70位社会组织行动者及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代表近40家不同机构。

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伟出席活动并致辞。徐伟表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之一,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内容。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海南坚持以?;ず蒙肪匙魑?国之大者",将?;ずQ笊肪匙魑⒄怪氐悖纬闪硕谰咛厣暮Q蠡肪潮;ぬ逑?。海南拥有1900多公里的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渔业是海南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海南高度重视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推动渔业向岸上集聚、向深海探索、向休闲渔业发展。希望与会各位专家以本届论坛为契机,碰撞思想火花,共探技术前沿,为加强区域内公益组织在滨海社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好局、起好步。

论坛聚焦滨海渔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涵盖了主旨演讲、国际视野分享、中国本土经验分享以及圆桌讨论等多个环节。与会嘉宾共同分享了各自在滨海渔业社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与经验。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高翔教授以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为例,深入剖析了滨海渔业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践与经验。她强调,中国小型渔民占比多,组织化程度低,渔业管理还有很大完善空间,想要实现滨海渔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区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云南连心社区基金会专家陆德泉教授从中国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的路径出发,依次介绍了社区营造、参与式社区发展、内生性社区发展的不同模式,并强调社会组织要充分尊重当地社区,挖掘本地知识文化,不能一味求快,更重要的是激活社区居民的希望,推动社区内生力量成长从而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视野分享环节,瑞尔?;ば岱坡杀霭旃曳窒砹朔坡杀鲈诒鹾I锒嘌约笆止び婷瘢ㄓ牍噬鲜褂玫男⌒陀婷袷墙聘拍睿┥品矫婷媪俚木薮筇粽?,来自菲律宾的坦布咏发展中心介绍了他们采取的"基于社区的沿海资源管理"解决方法,他们提出争取中央政府支持近岸渔民在利用沿岸和海洋资源方面享有优先权,为渔民提供社会保障如保险,加强手工渔民参与近岸渔业的资源管理是未来在滨海社区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三个方向。

另外,来自印尼的本土NGO组织LINI和JARI分别以珊瑚礁?;ば芾砗陀嬉瞪缜逍哉掠悴独坦芾砦咐樯芰擞∧嵩诒鹾I缜沙中⒄狗矫娴拇葱伦龇?。瑞尔?;ば嵊∧岚旃曳窒砹怂窃诮?-12海里水域内开展的"永续渔业"项目中采用的"MA+R"工具,即有管理的捕捞跟?;?。

中国本土经验分享环节,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云虹介绍了智渔在连接政府、产业、社区,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她认为中国小型渔民群体庞大,推动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非常重要也难度较高。智渔在北港岛开展探索实践,通过赋能社区参与生态监测、融合传统文化和知识设计开发旅游服务产品来帮助社区共创可持续发展路径。

红树林基金会项目官员曹纯熙围绕滨海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自然资源红树林,分享了社会化参与的红树林?;さ淖龇ê途椤K岢鋈绾伟驯;つ康母缜枨蠼岷显谝黄?,找到一条有效道路实现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者围绕如何利用社区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本动员和激励社区居民合作、NGO在推动滨海社区多元合作的发展模式中的角色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此次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各方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滨海渔业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方向。与会者纷纷表示,面对共同挑战,中国、菲律宾和印尼等地社会组织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滨海渔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日报网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