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品茶信息_附近找茶_同城空降app下载_全国高端伴游私人订制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工作  /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乡情+商会”激活湖南湘阴乡村振兴动能

2025-08-20     人阅读


洞庭之滨,湘资交汇处,一片热土正演绎着“乡贤回归、产业兴村”的生动图景。作为湖南农业大县的湘阴县,近年来以乡情为纽带、以商会为平台,构建起“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长效机制,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考卷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截至2024年,全县15个乡镇(街道)实现商会全覆盖,乡贤乡友捐资领建项目1376个,认领资金达4.85亿元,带动湘商回归项目22个、返乡创业项目超5000个,成为中部地区乡村振兴的新样本。

四级联动,织密商会建设网络

“这是一场全县总动员的‘双向奔赴’。县委、县政府成立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就发挥乡贤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进行部署安排。各乡镇(街道)党政一体,按照‘政府搭台、村委唱戏、乡贤助力’工作思路,制定商会助力乡村振兴执行方案。”在近日举行的湖南省新任市县工商联负责人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上,湘阴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李卫在分享经验时表示,“我们将乡贤回归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起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p>

为加强工作推进力度,湘阴县委、县政府成立由书记、县长挂帅的湘商回归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乡镇商会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三年行动目标。2023年,湘阴县岭北镇率先成立商会,349名乡友乡贤捐资捐建2176.5万元助力岭北乡村振兴。近50名德高望重的乡贤担任发起人和顾问,打响乡镇商会全覆盖“第一枪”。

如今,全县乡镇商会在县工商联的指导下,均实现“五有”标准,即有独立办公场所、专职工作人员、规范管理制度、稳定经费来源和显著工作成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打下扎实基础。

在县工商联的推动下,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制定商会筹建“路线图”。湘滨镇组建1100余人的乡贤联络网,收集960余条发展建议,全镇905位乡友乡贤捐资5560万元领建159个乡村振兴小项目,成功引回艾草加工、鱼制品加工等3个产业项目,为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同时,村(社区)则通过“乡贤库”精准对接,建立乡贤信息库,分类管理党政、经济、科教等领域人才,为精准招商奠定基础。

“‘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蹦虾拚蛲ü拔莩』帷狈⒍缦途枳剩?10个村(社区)均形成1-2名乡贤牵头、全员响应的局面。东塘镇乡贤李望高累计捐资400万元,为家乡修筑7公里致富路;樟树镇“辣椒书记”甘海波带动90%农户种植樟树港辣椒,亩均收益最高达10万元,这些鲜活案例成为乡贤文化的生动注脚。

情感纽带,激发乡贤回归热情

“乡音未改鬓毛衰,乡情最是暖心怀?!苯昀矗嬉跸毓ど塘浴八母鲆弧蹦J剑ㄒ徊啃?、一封家书、一场座谈会、一次考察)唤醒乡贤乡愁,构建起“情感共鸣—价值认同—行动转化”的乡友助力乡村振兴闭环。

为此,县工商联联合文旅部门拍摄《湘遇南湖洲》《姜盐豆子茶》等宣传片,将乡村变迁、乡贤事迹融入文艺创作。每年清明、端午等节日,组织乡贤返乡参加辣椒文化节、粽子文化节,同步举办“乡贤论坛”,让游子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氛围中增强归属感。

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县工商联班子成员分片走访全国20余个异地湘阴商会,在佛山、深圳等地设立联络站,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首批实现133项事项异地办理。

同时,县工商联推动建立乡贤“红榜”公示制度,对捐资超百万的乡镇乡贤授予“荣誉村民”称号,在乡村振兴馆设立“乡贤长廊”。岭北镇文体馆、鹤龙湖镇“村甲”象棋大赛等项目,均以捐建者命名,让乡贤贡献“可触可感”。

“项目怎么建?乡贤说了算!”县工商联创新“乡贤+项目”模式,通过“三坚持”机制确保资金透明、建设高效。

以“屋门口工程”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南湖洲镇规划了109个项目,涵盖道路硬化、水利设施、人居环境等领域,其中54个道路项目由乡贤“点单”建设。石塘镇“艾伦·稻宏乐园”项目,乡贤黄佳丽不仅捐资2000万元,还全程参与规划设计,打造出集农业、文旅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乐园吸纳了周边165名村民就业,其中退捕渔民42名、脱贫劳动力14名。

目前,县工商联指导乡镇商会建立“项目库-认领-公示-验收”全流程管理体系。湘滨镇商会对乡贤捐资的5560万元实行“三公开”:资金使用公开、工程进度公开、验收结果公开,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县工商联联合纪委监委建立监督机制,对项目实施“飞行检查”,2023年以来未发生一起资金挪用问题。

产业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篇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蹦壳埃嬉跸毓ど塘陨袒嵛Υ?,推动“以商招商、以产兴村”,构建起“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和美”的良性循环。

依托“一镇一特”,全县各商会牵头打造符合自身特色发展的产业链。樟树镇商会联合湖南众源农业公司,建立233公顷辣椒种植基地,带动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三塘镇商会推动藠头加工升级,海日食品年加工藠头5万吨,产品出口东南亚。2024年,全县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90亿元,32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

“农文旅融合盘活沉睡资源?!焙琢蛏袒嵋劳畜π费巢担侔炝航?、乡村旅游节,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洋沙湖商会开发“可游可品”的田园体验项目,年接待游客量增长20%。2024年,全县旅游收入突破80亿元,湘阴成为长株潭“周末游”热门目的地。

同时,各商会在县工商联的指导下,探索出“商会+劳务公司”乡村振兴新模式。文星街道商会成立劳务合作社,为会员企业输送劳动力3000余人;东塘镇商会与高校合作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00人。

此外,湘阴县工商联创新建立“企业家沙龙”“银企对接会”等平台。2024年,通过“送解优”行动解决企业问题288个,兑现减税降费1.2亿元;协调银行发放贷款108亿元,帮助1367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湘阴县探索的‘乡情+商会’经验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湖南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漆平波表示,湘阴县工商联以商会为支点,撬动了乡贤资源、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从洞庭湖畔的小渔村到中部百强县,县工商联以商会为桥,架起乡贤与故乡的连心路;以服务为帆,扬起产业振兴的新航程。当千万乡贤的赤子之心与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同频共振,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正在湘资两水交汇地徐徐展开。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